中國粉體網(wǎng)訊 武利民,1963年2月出生于湖北孝感,湖北大學化學系高分子材料專業(yè)本科生、碩士生,浙江大學化工系高分子材料專業(yè)博士生,F(xiàn)任復旦大學材料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先進涂料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主任。2006年6月-2015年1月?lián)尾牧舷迪抵魅危壳凹嫒沃袊W會理事、中國微米納米技術學會理事。
研究方向
有機-無機納米雜化膠體微球的制備策略
膠體微球的薄膜組裝及其性能
功能涂料研究開發(fā)
材料是個‘頂天立地’的學科
“材料是個‘頂天立地’的學科。既能做高深的研究———頂天,又能應用于日常生活———立地。是能賺錢,能生活,有應用前景的學科。做研究不僅僅是為發(fā)文章,還要能應用”,武利民教授說。
1982年,18歲的武利民教授考入湖北大學,正式與高分子材料結緣,當時的武教授肯定不會想到,30多年后他會成為這個學科的領軍人物之一。
從湖北大學本科、碩士畢業(yè)后,武教授又在浙江大學繼續(xù)讀博。在那個時代,出國深造的勵志之路席卷各個行業(yè)。武利民教授也趁著深造熱潮去美國學習,并在那確定了自己未來的研究方向——涂料。
上世紀 90 年代初期,中國百姓家里裝修都用石灰粉,人貼墻一靠,背后都是灰。吳教授到美國后發(fā)現(xiàn),他們的涂料行業(yè)發(fā)達,并且應用很廣。雖然在美國做了三年半高精尖的“人工心臟”材料研究,但結合自己“材料市場大,回國應用前景廣泛”的經(jīng)世致用哲學,武教授當即就決定回國后要做涂料。
3年半的留學生涯結束,武利民教授果斷回國到復旦,很快就主導建立了涂料領域的研究平臺和科研基地,潛心研究起涂料來。初創(chuàng)階段,實驗室人員少,從坐公交購買試劑、實驗室做實驗到運送廢棄垃圾等等,所有事情都要武教授親力親為。盡管起步如此艱難,但武教授憑借對涂料研究的興趣。一直堅持做了下來。在學校的大力支持下,2000 年底,教育部先進涂料工程研究中心成為復旦第一個部委工程研究中心。
吳教授與課題組研究實驗結果
近年來,武教授發(fā)表SCI論文260余篇,SCI論文被他引超過6900多次;出版中英文專著各2部;共申請和獲得國家發(fā)明專利36項,美國專利項、世界專利2項……
武教授30多年的研究工作帶給他無數(shù)的榮譽和獎勵。然而面對這些榮譽,他的選擇是輕描淡寫地將所有證書和獎杯塞進一個棗紅色的堆滿了各類書籍的櫥,低調安靜地睡在書櫥的一角。(粉體網(wǎng)編輯整理/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