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作為支持歐洲電動汽車(EV)價值鏈發(fā)展的多步投資計劃的一部分,巴斯夫宣布將在德國施瓦茨海德(Schwarzheide)新建一個電池材料生產基地。這一具備全球領先技術的工廠專注于正極活性材料(CAM)的生產,初始產能每年可為約40萬輛全電動汽車提供電池材料。巴斯夫創(chuàng)新正極活性材料能夠提升電池性能,推動環(huán)保交通的發(fā)展。
巴斯夫宣布在德國施瓦茨海德建設正極活性材料歐洲生產基地,德國和芬蘭的電池材料工廠將采用行業(yè)領先的能源組合,降低整個價值鏈的二氧化碳排放。
施瓦茨海德工廠的模塊化設計和基礎設施可支持其產能的快速擴張,令巴斯夫能夠滿足歐洲電動汽車市場日益增長的客戶需求。它將采用先前宣布的巴斯夫芬蘭哈爾亞瓦爾塔(Harjavalta)工廠生產的正極材料前驅體(PCAM)進行生產。兩家工廠預計將于2022年投產。
巴斯夫催化劑業(yè)務總裁彼得·舒馬赫博士說:“芬蘭和德國的工廠臨近歐洲的電池制造基地,將為我們的客戶提供可靠的量身定制的高鎳正極活性材料產品!蓖ㄟ^在芬蘭和德國的投資,巴斯夫將成為第一家在當今三個主要市場:亞洲、美國和歐洲,均具有本地生產能力的正極活性材料供應商。巴斯夫也將成為具備可靠、可持續(xù)和基于歐洲的供應鏈的領先供應商,涵蓋在同一區(qū)域內的金屬(尤其是鎳和鈷)供應、前驅體生產和正極材料生產。
據了解,巴斯夫在全球各個主要大洲都布局了中試線項目及生產裝置,包括德國路德維希港、美國俄亥俄州伊利里亞及比奇伍德、密歇根州巴特爾克里市,以及日本小野田和北九州市。自2017年開始,巴斯夫實現在亞洲的產能提升,加強了在美國的業(yè)務布局,并宣布將在歐洲增加產能的意向。日前,巴斯夫正式宣布在芬蘭哈爾亞瓦爾塔(Harjavalta)建設首個歐洲電池材料生產基地,服務于歐洲汽車市場。此外,巴斯夫還與諾鎳簽署了一份以市場為基礎的長期供應協議,由諾鎳金屬精煉廠提供鎳、鈷原料。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漫道)
注:圖片來源于網絡,存在侵權告知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