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粉體網訊 澳大利亞稀土生產商表示,他們有望與新客戶簽署協(xié)議,這些協(xié)議將向前推進他們的項目。全球對稀土供應的擔憂日益加劇,而稀土對高科技行業(yè)至關重要。
根據(jù)美國地質調查局(United States Geological Survey)的數(shù)據(jù),澳大利亞僅占全球稀土儲量的2.8%。然而,根據(jù)科廷大學(Curtin University)西澳大利亞礦業(yè)學院(WASM)編制的數(shù)據(jù),澳大利亞的新的稀土項目占全球新項目的一半以上。
然而,由于中國的主導地位,澳大利亞的多數(shù)項目都陷入了困境,開發(fā)商難以獲得融資。中國約占全球稀土加工產能的90%,占全球儲量的四分之一。
WASM的數(shù)據(jù)顯示,最有望啟動的項目也不太可能在2023年之前開始運營。不過,隨著中美貿易沖突升級,這些項目可能會加速。美國80%的稀土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有新聞媒體報道說,中國可能會減少對美國的稀土出口。
正在澳大利亞西北部開發(fā)Browns Range項目的北方礦業(yè)(Northern Minerals)上周表示,正與一家國際知名工業(yè)集團就供應事宜進行商談。該公司一位發(fā)言人表示,自從有關稀土問題的新聞關注度提高以來,投資者的興趣有所上升。
黑斯廷斯科技(Hastings Technology)正在為其位于西澳大利亞的Yangibana稀土項目做準備,計劃于2021年底投產。該公司已與德國蒂森克虜伯(Thyssenkrupp)簽訂了一份初步供應協(xié)議,并于上周與汽車供應商Schaeffler AG簽署了另一份供應協(xié)議。該公司的執(zhí)行董事長Charles Lew表示,公司正在研究另一項德國供應協(xié)議,預計將于今年敲定。此外,黑斯廷斯獲得了德國戰(zhàn)略礦產采購機構的融資。
由于需求預期不斷提升,澳大利亞稀土行業(yè)前景好轉。美國上周表示,將寄希望于澳大利亞和加拿大在全球范圍內開發(fā)稀土資源,以減少對中國的依賴。蒂森克虜伯發(fā)言人表示,在稀土領域,我們定期尋找新的合作伙伴,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全球需求。
WASM教授Dudley Kingsnorth表示,中國以外的稀土項目之所以沒有進展,是因為中國產量龐大,再加上廉價的勞動力和不那么嚴格的環(huán)境法規(guī),意味著沒有其他國家可以在成本上與其競爭。
澳大利亞Lynas公司是全球除中國以外唯一一家稀土生產商,該公司一直享有日本政府的低息貸款。上個月,Lynas概述了擴張計劃,包括在美國建立一家加工廠。
Kingsnorth預計,到2025年,世界范圍內每年需要7.5萬噸稀土才能不受中國供應的牽制。然而,他估算,到那時,除中國外世界其它地區(qū)只能生產5萬噸稀土。他表示,終端用戶不愿意投資那些距離生產還有數(shù)年時間、且成本高于中國的礦產項目。不過,他稱,企業(yè)沒有將政治因素導致供應中斷的風險計入定價。Kingsnorth說:這和與中國競爭無關,關鍵是是否獲得了所需的金屬。
一位資源公司的分析師表示,沒有政府支持,大部分新項目很難看到曙光。他說,特別是如果公司計劃建造加工廠,其成本可能比公司自身的價值搞出一個數(shù)量級。例如,市值7,700萬澳元(合5,324萬美元)的澳大利亞稀土礦商阿拉弗拉資源公司(Arafura Resources)正尋求獲得10億澳元的資金,用于進行包括一座加工廠在內的項目。
阿拉弗拉和另一家礦業(yè)公司Alkane資源的高管稱,今年2月作為澳大利亞貿易代表團的成員,他們與美國國防部官員舉行了會談,但都空手而歸。Alkane的董事總經理Nick Earner說:現(xiàn)在的難題是,人們是否愿意把錢落實到位,以支付更高的成本來降低風險。
(中國粉體網編輯整理/江岸)
注:圖片非商業(yè)用途,如侵權告知刪除